"最近做期货真是越来越难了!"一位有着十年交易经验的老期货向记者感慨道,"不同品种走势各异,同一板块内部分化明显,看对方向却选错品种的情况时有发生。"近期,内盘期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,政策预期与基本面展开激烈博弈。
打开期货行情软件,可以发现各品种走势迥异:
黑色系分化:螺纹钢、热卷受基建预期提振相对坚挺,而铁矿石、双焦受制于钢厂限产政策持续承压。
能化板块各异:原油、燃油受地缘政治因素驱动保持强势,而PTA、甲醇等化工品因需求疲弱走势低迷。
农产品涨跌互现:豆粕、菜粕在成本推动下震荡上行,而玉米、淀粉则因供应充足持续阴跌。
这种分化格局让许多投资者感到困惑。"现在做交易不仅要看品种基本面,还要揣摩政策意图,难度大大增加了。"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。
政策层面正在释放复杂信号:
稳增长政策加码:近期多项经济数据不及预期,促使政府部门出台更多稳增长措施。基建投资提速、房地产政策优化调整等预期支撑相关品种。
供给侧改革深化:虽然需要稳增长,但环保限产、能耗双控等政策仍在严格执行,制约部分品种供给。
行业政策差异化:不同行业面临的政策环境各异,新能源汽车获政策大力支持,而高耗能行业则受到严格限制。
某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指出:"当前政策的特点是既有托底思维,又有转型考量。这种政策组合必然导致不同品种走势分化。"
基本面的分化同样显著:
需求端差异:基建投资拉动建材需求,但制造业需求仍然疲软;必选消费相对稳定,可选消费复苏缓慢。
供应端分化:部分品种受产能投放影响供应充足,另一些品种则因环保、检修等因素供应偏紧。
库存结构各异:钢材社会库存持续下降,但化工品库存仍处高位;农产品库存情况更是品种间差异明显。
从持仓数据可以看出机构资金的布局思路:
偏好政策受益品种:资金明显流向与稳增长政策相关的品种,如螺纹钢、玻璃等。
规避政策压制品种:受政策调控影响的品种遭遇资金持续流出,如动力煤、焦炭等。
关注供需改善品种:一些基本面正在边际改善的品种开始获得资金关注,如部分农产品。
"资金正在根据政策导向和基本面变化进行再平衡,"某期货公司研究总监表示,"这种调仓行为加剧了品种间的分化。"
黑色板块:
螺纹钢需求有望受益于基建发力,但钢厂限产政策又制约原料需求,导致成材强于原料的格局持续。
能化板块:
原油因地缘政治因素保持强势,但下游化工品受制于需求疲弱和新增产能投放,走势明显分化。
农产品板块:
大豆系列品种受成本推动和需求复苏支撑相对强势,而玉米、小麦等品种则因供应充足表现疲软。
有色板块:
铜等品种受新能源需求支撑表现稳健,而部分小金属品种则因传统需求下滑持续走弱。
面对分化格局,投资者需要调整策略:
精选品种:放弃板块整体性思维,深耕个别品种研究,把握结构性机会。
把握节奏:关注政策出台时机和基本面变化节点,把握好投资节奏。
灵活操作:采取短线交易策略,及时止盈止损,避免过度执着于某一方向。
风险控制:严格控制仓位,避免因单个品种判断失误导致重大损失。
市场人士认为,这种分化格局可能还会持续:
政策差异化: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,不同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必然存在差异。
基本面分化:各品种供需基本面改善步伐不一,走势分化具有基本面支撑。
资金选择性: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,资金更倾向于选择确定性较高的品种。
某机构投资经理指出:"在这种分化市场中,更需要自下而上精选品种,深入调研,把握个别品种的投资机会。"
当前期货市场的分化格局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对投资者而言,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各个品种的基本面和政策环境,把握结构性机会。
建议投资者:
密切关注政策动向,特别是行业相关政策
深入跟踪品种基本面变化,包括供需、库存等数据
保持灵活操作策略,及时调整仓位和品种配置
严格控制风险,避免过度暴露于单一品种
只有在分化市场中保持理性、耐心和灵活性,才能把握投资机会,实现稳健收益。未来一段时间,这种分化格局仍将持续,考验着每个市场参与者的研究和投资能力。